李宪生?李宪生红旗渠?

岩余 14 0

李宪生的资料

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当选武汉市市长的李宪生。

李宪生,男,山西阳曲人,一九五四年九月出生,博士。曾历任武汉汽车工业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武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武汉市青山区委书记,武汉市广播电视局局长、党组书记,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武汉市委常委、副市长兼武汉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副主任,湖北十堰市委书记等职。二00三年一月当选为武汉市市长,并任职至今。

一个省军区,到底有多少位少将?类似于集团军,可也有不同之处

笔者留意到,网络上对于集团军少将的数量探讨比较多,而对于省军区的探讨则比较少。本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笔者为大家解析一下一个省军区的少将数量问题。

言及省军区,笔者先给大家简单说一下其 历史 沿革。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军委直辖东北军区、华北军区、华东军区、华中军区、西北军区等5个一级军区,编制级别为野战军级。

华东军区纪念章

此外,我军还设置有兵团级二级军区(中央分局相应的区域)、正军级三级军区(省、行政区)、正师级军分区(专区)。

需要注意的是,当时的三级军区称谓是“ 军区”。比如,河南军区、山东军区、河北军区等。

1950年1月,中央军委对一级军区进行了调整:

1月,华中军区改称中南军区;

2月,成立西南军区。

至此,我军拥有六大军区,且与六大行政区辖区吻合。大军区之下是二级军区、三级军区、军分区。其中,二级军区的辖区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央分局所在区域,与三级军区多有重叠。

六大行政区(军区)地图

1955年5月,六大军区拆分为十二大军区,标志着大军区体制正式成熟。随后,中央军委将一、二、三级军区统一改称军区、省军区,形成了“军区—省军区—军分区”三级军区体制。

此后,27个省成立了省军区,北京设卫戍区,天津、重庆、上海设警备区。当然,前述只是大概,还牵涉到部分省军区( 警备区 )的调整,笔者不做过多赘述。

省军区的职务设置类似于集团军, 设置有司令员(相当于军长)、副司令员(相当于副军长)、政委、副政委、政治工作部、参谋长、纪委书记等职务 。

河南省军区

其中,省军区司令员、政委和集团军的军政主官一样,都是正军级,其他的都是副军级。

上述职务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都是可以授予少将军衔的,无非存在着正、副军级少将之分。

据此,我们算一算省军区的少将数量有多少,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司令员;

副司令员(2位);

政委;

副政委(2位);

参谋长;

政治工作部主任;

纪委书记。

其中,纪委书记多由省军区副政委兼任,参谋长也会出现省军区副司令员兼任的情况。

少将军衔臂章

因而,省军区少将的数量跟集团军大致持平,人数在8位左右。但是,前述内容只是二者的共性。

据笔者分析,省军区、集团军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一、隶属关系不同;

我军各大集团军的隶属关系分为作战指挥、领导管理两大体系,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作战指挥

中央军委—战区—部队

领导管理

中央军委—军种—部队

省军区与集团军大不相同,分为两大群体。军改后,北京卫戍区、新疆军区、西藏军区隶属于陆军领导机构,其他28个省军区隶属于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

“戎装常委”陈兆明

此外,省军区的司令员、政委两人中,必然有一位是本省省委常委,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 戎装常委 ”。与之相比,集团军则不存在这种情况。

二、职能不同;

集团军的职能就不用笔者多说了,我军五大战区13个集团军属于野战部队,无一例外都是高度合成的全域精兵劲旅,且数字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极高。

省军区的主要职能是协调军地关系,可以理解为野战部队的“大号后勤部”。省军区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协调征兵(退伍安置)工作,推动地方部队建设、训练、管理等方面。

预备役部队

此外,省军区还下辖有若干边防守备部队、预备役师(团)。比如,河南省军区就编有预备役第 师、高射炮兵师, 多由省部级领导担任第一政委 。

以河南省预备役第 师为例,原河南省政协主席叶冬松曾担任该师第一政委,并被授予预备役大校军衔。再以海南省军区预备役第 师为例,原海南省委副书记李宪生曾担任该师第一政委。

三、新疆军区、西藏军区是特例;

就我国目前31个省军区而言,新疆军区、西藏军区是特例, 编制级别明确为副大战区级架子,军政主官都是中将 。

新疆军区某部演训

无论是新疆军区还是西藏军区, 历史 上都曾是我国的大军区之一,时间段如下所示:

新疆军区

1949年12月,新疆军区( 属原西北军区 )成立;

1955年5月,改编为大军区;

1979年,新疆军区改称为新疆军区;

1985年的,乌鲁木齐军区撤编,划归兰州军区,并成立新疆军区( 省军区 );

西藏军区

1952年2月,西藏军区( 属原西南军区 )成立;

1955年5月,改编为大军区;

1968年12月,西藏军区降格为省军区,并入成都军区。

简单了解新疆军区、西藏军区的基本情况后,此两大省军区少将数量是什么情况?我们先看看新疆军区的情况:

副司令员(2 3位);

副政委(2 3位);

参谋长( 或副司令员兼任 );

副参谋长(2位);

政治工作部主任;

政治工作部副主任(2位);

纪委书记( 或副政委兼任 )。

此外,新疆军区下设南疆军区( 正军级 ),可类比非副大战区级省军区,少将数量也在8位左右。由上可知,新疆军区的少将数量在20位左右。

西藏军区某部演训

西藏军区下设若干军分区,未设正军级军区,这是与新疆军区最大的区别所在。因而,西藏军区的少将数量大体在11位左右。

行文至此,可能会有人抬杠,省军区会不会出现副军级大校?不可否认,这样的情况确实是会出现。譬如,内蒙古军区政委杨小康,曾于2016年8月左右出任新疆军区政治工作部副主任( 副军级 )。

2017年7月,杨小康晋升为少将军衔。也就是说杨小康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属于副军级大校。但是,随着军改的深入,我军于2019年12月形成了“一职一衔”的制度。

原新疆军区政治工作部副主任杨小康

何谓“一职一衔”? 意即只要担任了副军级职务,当季基本上就能晋升为少将军衔 。至此,副军级大校的情况成为了 历史 。因而,部分网友的抬杠是没有道理的。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省军区层面的少将数量,情况也是多样的。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但凡是研究问题,一定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资料:

[1]《从军区到战区: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军区体制沿革》(徐平·中国军网);

[2]《北京卫戍区不再高配 资源倾向一线》(大公报);

[3]《西藏军区升格为副军区级单位 划归陆军领导》(环球时报);

[4]《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中国人大网)。

《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和高玉良相比谁更厉害?

首先纠正你个错误,育良书记,这个名字是不容修改的,自己理解。

开始回答问题。在该剧中,育良书记是该省省委班子排在沙书记和省长之后排名第三的常委,也是沙书记上任前很有希望升任省委书记的人选。达康书记是省会城市市委书记、省委常委。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进班子时间。从时间方面育良书记要长于达康书记,而进班子时间则是升职、权位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职位。育良书记是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达康书记是省会市委书记,他们两个从班子里分工而论交叉不多,育良书记主政政法工作,达康书记主持省会工作,此项无需比较。

3、权势。这点是二者相比较最重要的方面,也是同一个班子里权利博弈的方面。育良书记的优势是年老持重,手下门徒众多,为官理论深厚。达康书记的优势是年轻干练,敢打敢拼。此方面相比较育良书记要略胜一筹。

4、靠山。此项为隐喻,不说,但是都存在。育良书记的靠山是已经身居养老岗位的副国级领导,达康书记的靠山是现任书记沙瑞金。此项达康书记完胜!不仅是县官不如现管,而且老领导还是一个一屁股屎自己擦不干净的被儿子害了的腐败分子。

其实两人都是角色设定使然。综合来看,育良书记能在权势上压过达康书记,却永远输在年龄的劣势上。

我想说,做官,当如达康书记,做人,可借鉴育良书记的优点。

这个比较,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人们所热议的,也就是同是常委的权力大小问题。

第一,级别是同级,但排名一定是高育良在前。虽然两人都是副部级干部,但高育良是省委副书记,排名一般是省内第三,很有机会出任政协主席(剧中也提到了)。所以,虽然是同级,也可以认为高育良的级别更高一些。

第二,实权的比较,这主要看两人的实职比较,个人认为李达康更牛一些。高育良的实职是省政法委书记,统管全省的政法工作。但事实上,政法工作的问题在于,一般是纪委的后置程序,纪委书记很大程度上分了政法委书记的权。原先政法委可以指挥武警,这是杀手锏,但18大之后也取消了。而京州市相当于南京市,市委书记可以统管该市的全部工作,同时对虽不是市属,但同在省城的其他单位施加巨大的影响。

第三,发展前途,肯定是李达康厉害。剧中已经有意显示,李达康即将出任省长,而高育良去作政协主席。因此李达康前途无限,甚至有可能通过省长的台阶,到更高的位置,而高育良已经到此为止了。

第四,能力上,我也更看好李达康。从剧中看,李达康几乎是以孤臣自居,没有什么生活乐趣,也没有那些花边新闻,完全扑在工作上,但实际上却也一样享有很好的政治资源,不然也不可能在不被赵立春看好的情况下,仍然能做省委常委和省会市委书记。这样的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场狠人,抓不住小辫子,而工作成绩又有目共睹,不升官都难。而高育良的问题就多了去了,用的几个亲信,一个都不靠谱,而自己和山水庄园的高小琴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终究是一颗炸弹,迟早要引爆。

在《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和李达康都是汉东实权派人物。虽然排名有先后,但人和人真的不一样。

李达康是汉东省委常委,在常委会排名第七。汉东省省会京州市的市委书记。

他这个人依靠的是政绩上台,他为政有目标,有理念,有方法。提倡绿色GDP,改造林城煤炭塌陷区为高新产业园区,使得林城的经济从全省倒数变成正数前茅。这是他为政多年,最大的政绩的见证。更关键李达康比较爱惜自己的政治羽毛,有成绩却并没有任何贪腐的把柄。

所以他虽然是赵立春的前秘书,但是在吕州当市长的时候,可以不买赵立春的账。然而赵立春也不能阻止他仕途的进步。

这就是凭成绩(政绩)说话,李达康有资本不买实权派的账。汉东只要有李达康在,经济的发展就不会停滞,更多汉东发展的成绩就会引起瞩目。所以无论是赵立春还是沙瑞金,哪怕是高育良在汉东省委书记的位置,都会重用李达康。

汉东也唯有李达康有资本不站队,虽然他在常委中只排名第七。

高育良是分管党群人事关系的汉东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在汉东省委常委排名第三。

高育良的职务甚为微妙,他掌握着两个通往实权的关键位子,因此表面看似没有实权,但是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实权派。

他这个副书记和其他副书记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负责党群人事关系,也就是说汉东大小官员的升迁,要他签字完善手续使之合法化。

他虽然掌握的不是完全的人事权,但是他至少拥有影响权。赵立春在任汉东省委书记时,应该两人配合非常默契的。

但是高育良同时兼着省政法委书记,他管得到祁同伟,但是正在的公安系统的实权却又是掌握在祁同伟手里的。他们两人合作,则整个政法系统都掌控于高育良和祁同伟手里。而祁同伟控制的公安系统又是赵家产业在汉东的保护伞。

如果中央没有发现赵立春的问题,不空降沙瑞金,高育良极有可能会在赵立春的提名下,经中央考察批准,成为汉东省委书记,顶上赵立春的缺。

而那个时候赵立春就会通过高育良,实现对整个汉东的实质性掌控。也就是说,赵立春虽然离开了汉东,但是汉东实际上还在赵立春的控制之下。

李达康看出来赵立春这么搞,迟早会出问题。所以正是当初在吕州,拒绝了月牙湖 美食 城项目的批复,和赵立春“划清了关系”。

自己也被调到林城去坐冷板凳了,但是后来又凭自己努力爬上去了。所以这段成就就和赵立春无关了。即便赵立春倒台,也丝毫影响不到李达康。

而高育良可选择的路线就要比李达康窄得多了。因为他已经中了赵瑞龙的“美人计”,被拖下水了。

高育良虽然后来仕途坦荡,一路做到了汉东省委常委的第三位,但是他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赵立春的一颗棋子,已经深深打上了赵立春的裙带烙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虽然高育良低调行事,处处考虑退路。但实际上他根本没有任何退路。

所以要说谁更厉害,炒米只佩服李达康。只有心里装着百姓,靠自己努力拼搏奋斗出来的政绩,才是最坚定的靠山。

文/炒米视角

李达康和高育良哪个更厉害?主要从小说来看,从不同的角度去回答这个问题。

1.从政治级别来说,两位都是省委常委,高育良兼任政法委书记,在常委中排行第三;李达康兼任省会城市市委书记,在常委中排行第七。高育良明显比李达康的政治地位要高。看过电视剧的我们都知道,年轻时候李达康和高育良搭过班子,李达康是吕州市长,高育良是吕州市委书记,因为 美食 城项目的问题,高育良的政治前途快马加鞭,比后来在林城干市委书记的李达康,提早进了省委班子,这也是政治地位开始的分水岭。

2.从政治前途来说,李达康是发展经济、开疆破土的改革大将,从李达康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敢想敢干、务实精干,且非常爱惜自己政治羽毛的党员干部。这一点也得到了新任省委书记沙瑞金的认可,甚至汉东政治圈子出现了一种“沙李配”的传闻。所以,只要不出大问题的话,李达康担任省长或者更进一步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在这里,我并不认为爱惜政治羽毛是错误的,我觉得在汉东当时腐败成风的环境中,能够洁身自好,不参与到前任省委书记赵立春布下的腐败网络中,是难能可贵的。再看高育良身上,一股典型的政治家作风,老师出身,比较含蓄内敛,深知官场水深,这种人很多时候都是杀人不见血的两面人,而事实也说明了,这位政法委书记泥足深陷,最后也没有善终。

3.从个人角度来说,李达康的个人气场是非常强大的,从电视剧的一个细节可以看到,李达康可以在开省委常委会之前的时候,与高育良争执的赤红耳目,可见李达康并不把这位政法委书记放在眼里。如果两个人都不在官场,而是在生意场,两个人谁更厉害,又是另外的说法了。

两次搭班子的经历,李达康的决断力都胜过了高育良。

李达康汉东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曾任赵立春秘书、金山县县长、吕州市市长、林城市委书记,工作作风强势,主张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高育良汉东省委副书记、常委、政法委书记,曾任汉东政法大学教授、吕州市委书记,工作作风宽和,精通中国政治权谋之术。从职务上比较,学者官员高育良更早进省委常委,在常委中的排名靠前,然而大是大非的决断上,却屡屡输给了草根出身的李达康。

第一次搭班子的经历吕州。市长李达康为了加快吕州发展速度,强势制定新的城市规划,让市委书记高育良难堪。靠山梁群峰已退休,高育良作为吕州市一把手,对省委书记赵立春前秘书李达康听之任之。这个时候,赵立春的儿子赵瑞龙来到吕州,让李达康批月牙湖 美食 城项目,李达康巧妙的拒绝了赵瑞龙。赵瑞龙于是想到了高育良,在权力、美人、金钱的诱惑下,让他放弃党员的信仰,批下了湖上 美食 城项目。李达康被调任林城市委书记,高育良坐稳吕州市委书记,并进入汉东省委常委却失去了党员干部的信仰,成为一名唯权力论的官僚,或者这位学者骨头里面就有官僚思想。

第二次搭班子的经历汉东省。沙瑞金空降汉东省委书记,肩负汉东经济 社会 发展和反腐败重任,一场整顿官场秩序的反腐风暴到来。反贪局长侯良平在高速路拦下了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的专车,这让李达康颜面尽失。李达康向京州公安局长赵东来询问具体情况,知道妻子欧阳菁涉嫌贪污受贿,内心感谢欣赏侯良平身上的锐气,选择主动向沙瑞金汇报自己家庭情况,并采取与欧阳菁离婚挽救自己的政治生命。侯良平查到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育良,涉嫌不正当男女关系,并提醒高育良远离省公安厅长祁同伟,高育良犹豫是否向沙瑞金汇报,最终选择了隐瞒个人情况对抗组织调查。最终,高育良作为汉东省最大的老虎,被中纪委立案调查。

李达康坚持原则依靠政绩实现长远发展,而高育良放弃信仰依靠权力让自己提拔,最终走向了腐败的深渊。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

一.从政绩能力来看,李达康比高育良好。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都知道,李达康当时所管辖的市如果不发生大规模投资商撤资事件,按官场规则来说,李达康是可以比高育良先一步进省委常委的,这个剧照高育良也说过这个问题,正是因为那次投资商的事件,让李达康的政绩出现了问题,让高育良先一步进入了常委,但从剧中高育良对李达康的评价可以看出,李达康政绩能力是比高育良好太多的。

二.从级别地位来看,无疑高育良更高。高育良是省委副书记兼省政法委书记,级别在省委书记跟省长之下,常委中排名第三,而李达康是省委常委兼省会市长,虽同属常委同属副部级,但李达康这个常委的级别地位是比很多人低的,排在常委第九,为什么说第九呢,注意剧中的细节就知道了,李达康的车牌号是09,说明了其常委排名第九,所以李达康的地位是比高育良低的。

三.从为人处世圆滑来看,无疑是高育良更厉害。可以说如高育良这种处事圆滑深谙官场之道的官场老手在处理事情问题是远比李达康游刃有余的多,李达康为人处世太直,不太懂或不愿变通,在这方面来说,高育良无疑是比李达康要强的。

但李达康能力强,做事有魄力,这点是保守型官员高育良所不具备的。

笔者用“厉害”一词,可能是指权力。那么,就分析一下:

高育良,原汉东省政法大学的教授。可能是“学而优则仕”的典型,也符合当前的写照。高育良,汉东省省委副书记兼任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委副书记,分管省委党务工作。在党内职务与省长(通常也是省委副书记)是平级,低于省委书记。通常,省委专职分管党务工作的副书记是省长的后备人选。这个,通过现实中各个地区的人事任免中可以看得出来。当然,如果省委副书记的年龄比较“尴尬”了,也有可能到省人大任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以广西自治区原副书记李克为例)或去省政协任主席或党组副书记、政协副主席(以原海南省省委副书记李宪生为例)。省委副书记,是每个省实际上的三号人物(名义上的五号人物,排名在省委书记、人大主任、省长、政协主席之后)。高育良同时兼任汉东省政法委书记,可谓是汉东省的“政法王”。高育良麾下的“汉大帮”与“秘书帮”出身的门徒遍布汉东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省反贪局(局长陈海、)、京州市检察院(院长肖钢玉)、京州市中院(副院长陈清泉)等等。

李达康,汉东省省委常委兼任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从专车的车牌号09来看,排名靠后)。李达康在沙瑞金来汉东省之前,无论党内职务还是常委会上的发言,都难与育良书记“相提并论”。毕竟,高育良的问题没浮出水面前是极有可能“接任刘省长”到龄退休遗留下的“省长”宝座的。而李达康按惯例晋升的话,还要经历常务副省长、省委副书记岗位。沙瑞金到任汉东省后,“汉大帮”问题与“三水集团”问题、“赵立春家族问题”逐渐浮出水面。随着沙瑞金对李达康的了解不断增多,沙瑞金对李达康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工作魄力等等得到认可。特别是李达康任吕州市长期间,在废弃的矿山上做文章让沙瑞金刮目相看。随着高育良及“汉大帮”的倒台,汉东省省委副书记、省长岗位空缺,按照剧情发展来看,李达康极有可能被中央任命为汉东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也符合剧中的“沙李配”传闻)。

笔者提到的“厉害”还有一层意思指“权谋”,高育良与李达康二人中,真正懂政治、富有政治智慧得当属李达康。

同时,揭开汉东省政法系统腐败窝案的汉东省党组成员、反贪局长极有可能任汉东省高检常务副检察长,而京州市公安局长赵东来(剧中虽为提及行政级别,从警衔与岗位来看属正厅)极有可能任汉东省公安厅厅长(虽为正厅,但是,不多久要进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序列)。

《人民名义》不单单是一部电视剧,它的素材根据国家反腐为案例改编,紧贴当下客观存在的。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从《人民的名义》整部剧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达康在做事方面是一把好手,应该说为民办事和大胆改革等方面,强势的李达康要比高育良厉害得多。而在官场权谋争夺和人情练达方面,高育良的手段明显比李达康要强。

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我们来对两人作一个细致分析。

李达康能不能干事?敢不敢干事?他肯定是敢干事而且是能干事的。

当初李达康,易学习,王大陆三人在金山县搭班子,三人合计后决定要先给金山县修路,可是当时金山县一穷二白,财政的账上根本拿不出钱来。于是李达康就挨家挨户,一个村一个村去动员村民集资修路。

为了带着老百姓致富,为了这条通往外界的路,李达康一次次的召集干部开会,而且一开就连开了三天,结果发生了事故,一位参与的干部当场累死了。这时候王大陆建议书记易学习撤掉李达康平息众怒,可易学习是这样说的: “把他撤了这条路能修完吗?这条路你修不了,我也修不了,可李达康行。”

还有李达康主持的林城开发区项目等,当时所有官员都觉得开发区那块儿地就是塌陷的煤坑,根本没有开发利用价值,可李达康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不但力排众异坚持要开发,而且还直接把政府部门都搬到了开发区,最终事实证明李达康是正确的,开发区后来发展起来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

由这些我们都可以知道,李达康是个敢干事能干事的人。

可李达康在官场上的处事态度则略显生硬,首先李达康曾做过前省委书记赵立春的大秘书,并且在吕州和高育良搭过班子,又做出过这么多富有成效的成果,为什么后来高育良成了省政法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省委常委,而李达康却还京州市委书记,省委常委,排名在高育良后面呢?

因为他不会去过度巴结赵立春,甚至是刻意和身边的同事,领导和下属保持距离,赵立春要不是看在李达康能干事,要借他的能力搞政绩,恐怕早就把他打发走了。就像李达康的妻子欧阳菁被抓审讯时说的,“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不喜欢李达康”

因为李达康身居高位就很怕被人找机会贿赂,他的过度防范意识让他看起来不近人情。

高育良原来是汉东政法大学的教授,他的学生可谓是遍布汉东各个岗位,各个体系,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了。后来高育良出仕从政,一路都是顺风顺水,剧中没有提到过他做出过哪些政绩成果,但他就是坐上了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省政法委书记的位置,在省常委会的排名比李达康还要靠前。

但我们可以从一些细节看出端倪,比如李达康和高育良在吕州搭班子那会儿,赵瑞龙要在吕州搞 美食 城,作为吕州市市长,省委书记赵立春大秘书的李达康知道 美食 城的污染,拖着坚持不给赵瑞龙批地。后来李达康被调到了林城,高育良立刻就把地批给了赵瑞龙。

李达康都能看得到 美食 城未来的污染,高育良看不到想不到?高育良绝对想得到,但他为什么想都没想就批给了赵瑞龙?因为高育良还要赵立春的提携,这地一批不就相当于给赵立春送了个大大的人情吗?

在高育良到了省委常委,他又大肆提拔自己的学生祁同伟,甚至在汉东搞出了个“汉大帮”,里面关系盘根错节,可谓是把汉东各个岗位,各个体系控制的死死的,这样高育良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巩固。

可高育良最后发现,虽然自己在汉东政界长袖善舞,这些关系一方面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但只要下面的人出了问题,都会牵扯到自己。特别是在祁同伟和侯亮平撕破脸皮,沙瑞金起了动高育良的心思被高育良察觉后,他有了这段心路独白。

“这时,他深深佩服起了老对手李达康,佩服起了李达康那看似不近人情的政治智慧。”

所以这里就能够得出结论:高育良在政界长袖善舞,拉关系往上爬的本事其实比李达康厉害太多了,但是李达康比高育良能干事,李达康那不近人情的政治智慧让他能在风波中独善其身,而高育良最后也“死”于他的长袖善舞,“死”于他苦心经营的人际网络。

您认为呢?

单从省委常委会排名来看,高育良是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是名副其实的三把手,李达康是省委常委、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在省委常委会上排名相对靠后,所以说,从这一点来看,育良书记比达康书记要强一点。

在整个角逐的过程当中,育良书记最开始处于上风地位,但随着后面在推荐祁同伟上位副省级失利以及自己当年的艳照风波开始浮出水面,渐渐地育良书记不再占有优势,在省委常委会上,省委书记沙瑞金已经开始对高育良不满,逐渐拿他开刀,在这种大方向下,剩下的常委都摆明了自己的立场,开始了对高育良的群起而攻之,其中以李达康和省委秘书长最甚。

也是算起来从这里开始,高育良节节败退,李达康步步高歌,乃至最后育良书记被巡视组带走,李达康可能被任为省长,彻底的显示出了达康书记的胜利和育良书记的失败。

这其中真要说是谁厉害谁不厉害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按理说,其实到了省部级这一级别,谁不是人精,谁还能力差,纵观整个《人民的名义》,胜利与失败更多取决于站队的问题,而不是谁是否厉害这一逻辑!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如果给与育良书记足够大的权力,相信以他的能力来看,他会成为最大的赢家,也就正好说明他是最厉害的一个角色!

按照实权来说肯定是高育良,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两人的职务和党内排名。

高育良是汉东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李达康是汉东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

高育良首先就省委副书记这一职位就已经让李达康退避三舍,尤其是在现行体制下副书记减负之后,专职副书记主管人事,汉东省所有的人事调任组织部拟订人选后都要经过高育良同意签字的,否则就不符合法定程序,另外他还兼职政法委书记,这又是一个实权非常大而且还相当独立的一个部门,包括公检法司,国安,这些都有一定的话语权,如果高育良善于玩弄权术的话他在很多方面连省长也要退让。

再看李达康,李达康虽然是高配了省委常委,但是除此之外他在省委并没有其他职务,所以他的主要工作还是在京州。

这也就是电视剧当中,要是在现实中,李达康这个职位一般都是排在省委常委会上最后三名以内的,是绝计不可能升任省长的,李达康的下一步一般都是副书记或者常务副省长,省长一般都是省委副书记或常务副省长,还有中央部委空降下来的。

李宪生的人物履历

1970.12--1973.03解放军1619部队一营战士

1973.03--1976.05湖北省武汉市国棉二厂工人

1976.05--1977.01湖北省武汉市纺织局党委办公室秘书

1977.01--1980.01武汉师范学院政治系政治教育专业学习

1980.01--1982.08湖北省武汉市纺织局办公室秘书,局团委副书记、书记

1982.08--1983.12共青团湖北省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1983.12--1984.09共青团湖北省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青联副主席

1984.09--1985.05湖北省武汉市汽车工业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1985.05--1986.10湖北省武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正局级)

1986.10--1991.01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委书记

1991.01--1991.06湖北省武汉市广播电视局局长、党组书记、总编辑

1991.06--1992.12湖北省武汉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广播电视局局长

1992.12--1997.08湖北省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其间:1993.02--1993.07在中央党校进修班学习;1996.09--1997.07在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1997.08--1998.01湖北省武汉市委常委,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主持工作)

1998.01--1999.08湖北省武汉市委常委,副市长,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主持工作)(1996.09--1999.07在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

1999.08--2000.01湖北省十堰市委书记

2000.01--2002.04湖北省十堰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1997.09--2000.06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学习)

2002.04--2002.08湖北省武汉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2002.08--2007.12湖北省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7.12--2008.01湖北省委常委

2008.01--2008.08湖北省委常委,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省行政学院院长,湖北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第一政治委员

2008.08--2009.08湖北省委常委,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省行政学院院长,湖北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第一政治委员,兼任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2009.08--2011.12湖北省委常委,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省行政学院院长,湖北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第一政治委员

2011.12--2014.12海南省委副书记、党校校长,海南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第一政治委员

2014.12--2015.01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海南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第一政治委员

2015.01-- 2015.02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海南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第一政治委员

2015.02--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海南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第一政治委员

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八届湖北省委委员。

李宪生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李宪生红旗渠、李宪生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