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明?潘德明pdf?

资智 12 0

潘德明徒步环球7年,希特勒为他画肖像,罗斯福送他金牌

上世纪三十年代,满清政府虽然已经被推翻二十余年,但是绝大多数国人的思想还是因循守旧。而洋人在中国的土地上依旧趾高气昂,自认为高中国人一等。

当时确实有一些中国人崇洋媚外,主动对外国人卑躬屈膝,却也有一些热血的中华儿女,渴望着向世界证明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而当时有一个叫潘德明的年轻人,用了一种即使放在仍然非常新奇和振奋人心的方式—— 徒步和自行车环球旅行的方式,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潘德明1908年出生于浙江省湖州,他从小喜欢参加各种 体育 活动,爬山长跑等不在话下。后来就读于上海南洋高级商校,是个高材生。毕业后从商,算是个上层人士。

1930年,在上海有几个满腔热血的年轻人成立了一个叫作“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的民间组织。

没有丝毫犹豫,他就毅然放弃了自己的餐馆生意, 只身乘车来到上海意图加入步行团。可惜的是当他到达上海后,步行团已经出发前往杭州。

潘德明随即追到杭州,好在步行团造出了不小的声势,潘德明到了杭州后很快就找到了他们。

在跟步行团的团员们表达了一番自己的慷慨激昂之后,步行团欣然接纳了他成为新的团员,开始亚洲之旅。 潘德明欢欣不已,和一行人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后,一起动身出发。

步行团一共八人,都是青年。旅行之路一路艰辛,经过浙江、福建后,他们又沿着广东和广西终于越过边境,徒步进入越南。

紧接着一路又走到清化。此时步行团已经疲惫不堪,心中的雄心也被数月的枯燥乏味磨灭。他们已经坚持了很久, 但显然旅行需要的毅力高于他们的预期。

步行团的发起者们纷纷终止了原定的计划折返,他们觉得已经走出国门,中华民族精神已经得到彰显。

此时潘德明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继续走向亚洲,另一条是跟同伴们一起回中国。可是,不寻常的人就有不寻常的想法,潘德明选了第三条, 他要突破亚洲,进一步环游世界。

总之到了最后,唯有潘德明这个后来者一人,坚持要继续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旅程。

就好像 旅游 的时候,人们总喜欢留下个“到此一游”一样,潘德明也觉得应该为他的旅行留下点印记。1931年,已经身在越南西贡的潘德明,制作了一个大笔记本叫 ,起名《名人留墨集》,重达四公斤。

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去拜访当地的知名人士,请人题字留墨。一来以作纪念,二来宣扬国人。也由此,从越南西贡开始,潘德明正式开始了他一个人的环球之旅,开始丈量这个世界。

纯步行整个世界有点勉强,潘德明于是买了一辆自行车。 他从越南西贡开始,一路骑着自行车经过了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等国。

在东南亚,有着大量从我国沿海地区,例如福建广东渡海而去的华侨,虽然身在异乡,但仍然自认是中国的一份子,对事关中华民族的事情都很是热衷。

潘德明想通过世界旅行来扬我中华民族精神的事迹,慢慢的见之于一些当地的华文报端。 很多华侨富商都被潘德明深深感动 。潘德明所到之处,常常有华侨闻名来接应,并给予资助,好帮潘德明继续之后的旅程。

经过新加坡,潘德明来到了印度,并且拜见了印度的文学泰斗、著名的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泰戈尔 。

在印度,潘德明还如愿以偿的接受了 甘地 的接见。泰戈尔和甘地都是当时世界上影响力数一数二的人物。他们的接见让潘德明不仅在华人界,更是在全世界都声名鹊起。

再之后,潘德明所到之处,无论什么国家,所有的名流都非常愿意接见他,并给他题词。

从印度出发,潘德明经过中东的伊朗、叙利亚等国、西渡苏伊士运河后,来到了非洲大陆的埃及,而后又从亚里山大港乘船,度过地中海到达希腊。

从而来到了当时世界文明最璀璨的欧洲,开始了其欧洲之旅。在希腊,潘德明专门拜访了奥林匹亚山。

这是奥林匹克的发祥地。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没能参加1932的洛杉矶奥运会,潘德明特意来到这里,在古运动场遗址内的柱子上贴上了一张纸条,上面用中英文写着: “中国人潘德明步行到此。 ”

潘德明来到欧洲的时候,张少帅正在巴黎养病,平时深居简出,概不见客。听说潘德明来了,也饶有兴趣的要见上一面,并在《名人留墨集》上题词“壮游”二字。

除此之外,此时的欧洲虽然希特勒在德国已经上台,但乐观的欧洲人还没有意识到若干年后整个大陆都将燃烧在战火之中。 潘德明的行为堪称浪漫主义的极致,一下俘获了欧洲人的心。

潘德明游历欧洲十五国,各国的名流纷纷接见潘德明,包括希腊首相、英国首相、法国总统等等二十多位世界政要。

而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其中最特别的就是要数当时的德国总理希特勒了。 希特勒接待了潘德明整整两天 ,饶有兴趣的听潘德明讲述途径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临别的时候,曾是美术生的希特勒, 还专门给潘德明画了一张肖像。

能让希特勒给画像的人,估计世界上也数不出几个来。

游完欧洲,潘德明又去到美国,美国总统罗斯福送了潘德明一枚金牌。旅程的最后一站本来是日本, 但是当时日本已经占领了东三省,潘德明气愤不过,直接就回国了。

回国后不久,抗战爆发,潘德明看着祖国遭到日本蹂躏心如刀割,有感而发,把原本筹集来勘探资源的十万美金全都捐到了抗日前线,而他本人则从此隐姓埋名,不知道去了哪里,只留下一本《名人留墨集》。

从潘德明出发到归国,一共历时7年,游历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少数地区是骑自行车外,基本都是徒步。

潘德明可以说是徒步环球旅行的世界第一人。 而他留下的《名人留墨集》则成了研究近代史的一本珍贵的史料。

我们很难知道潘德明最后为什么突然销声匿迹。但试想如此理想浪漫主义的一个人,在大约百年前完成了如此壮举, 对自己和中华民族一定是非常的自傲和热爱。

当他满心以为世界可能因他而重新认识中华民族时, 侵略者用铁蹄用枪炮重重的砸碎了他的理想。

他的内心一定是悲凉而绝望的。假设是真的如此,其实潘德明大可不必如此,《名人留墨集》已经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是如何的自强不息。

而且彼时他本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影响力,如果他能把他的这种影响力化作抗战的力量,岂不是更好?

人类史上徒步环球第一人潘德明,罗斯福送他金牌,张学良为他题词

环球旅行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是不少人的梦想。世界那么大,大家都渴望能走出去大开眼界。但环球旅行,对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而言,都是遥不可及的梦。

不过,就是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早在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 ,就被一个中国人实现了!他就是 人类 历史 上徒步环球地球的第一人 —— 潘德明 !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这个中国人为了帮助国人摆脱 “东亚病夫” 耻辱称号,凭着满腔的爱国热忱,他坚持用双脚丈量世界, 历时7年的时间 , 周游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期间受到过 20多个国家元首 的接见, 美国总统罗斯福、印度民族领雄甘地、著名诗人泰戈尔、爱国将领张学良以及民国第一外交官顾维钧等等 ,这些只能在书上见到的世界名人,都曾与他会面,并予以高度评价。

他的伟大事迹,一直到1979年,才被一位编辑从一堆即将销毁的废纸堆中发现,也由此解开了潘德明的传奇故事……

01 少年满怀爱国豪情 加入徒步环球步行团

1908年,在浙江湖州,一个叫潘德明的男婴出生了。在那个朝不保夕的年代,潘德明的父亲凭着精湛的裁缝手艺,专门给外国人定做服装,养活着一家老小。

因为小时候店里经常有外国客人,小潘德明跟着父亲一起也接触了不少外国人,看到了很多西方的书籍,他的思想逐渐变得新潮大胆。

再加上小潘德明 很爱运动 ,七八岁的时候就围着湖洲城跑步, 身体素质也比一般人强 。这些外在因素,都为长大后的潘德明决定徒步环游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0年,潘德明从上海南洋高级商业学校毕业,在那个年代,西餐成为上流人士的饮食场所,极具商业头脑的他看中了西餐厅这一块的发展,自主创业,在南京城开了一家西餐厅,餐厅的生意很不错, 潘德明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餐厅老板 。

不过,就在不久后,潘德明无意当中看到了一篇报道,上面说有几个年轻人组织了一个叫做 “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 的队伍。

他们计划从上海出发, 立志要徒步走向亚洲 ,向世人展示中国人并不是“东亚病夫”,他们要走出去看世界之荣光,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璀璨文化发扬光大。

这篇报道一经发布,在上海轰动一时,作为满腔爱国热忱的潘德明也被深深感染,内心沉寂许久的心开始躁动起来。

此时,对于潘德明来说,有两条路摆在面前,第一条是继续经营他的西餐厅,以当时西餐厅的生意趋势来看,不出几年,必定能大有所获;第二条路,就是放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离开安逸的舒适圈,跟随步行团的有志之士徒步旅行。

身边的朋友都劝说潘德明还是老实在家好好经营餐厅,不要瞎折腾。但潘德明内心的满腔爱国热忱已被点燃,斟酌再三, 他还是决定放下一切,只身前往上海寻找步行团,准备跟随他们的脚步。

02 步行团支离破碎 潘德明独自肩负环球重任

然而,等他到上海以后,被告知步行团已经出发好几天了,为了追上他们,潘德明坐火车到了杭州,终于在西湖边与步行团的其他成员见面。

步行团的徒步路径计划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出国境到达越南。然后从海阳、河内南下,到达清化。

与潘德明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在接下来的徒步旅行中,队伍中陆陆续续有人选择退出,有的人因为熬不过路途的艰辛而选择退出,有的人则是因为恶劣的天气导致生病而半途而废……

还有人因为滥用捐赠款,自愧不能继续呆在队伍里面,就选择了离开。原来,在旅行的途中, 社会 上有很多慷慨人士敬佩这些年轻人的勇气和决心,对他们进行捐赠。

从杭州到厦门, 步行团共接受了900元的旅费捐助 ,但对这笔捐赠款,部分队员却用这笔钱大吃大喝,最终羞愧退出。

对此,潘德明心痛不已,他还写信向家人倾诉: 我们一共收到的捐助旅费有900多元,但用去的已有800多元,其中有130多元是可以不必用的,他们自己觉得无法立足于团体了。

由于各种原因,到了厦门的时候,步行团仅剩团长、潘德明和另外一位团员,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步行团路程愈行愈远,所到之处新闻媒体争相报道,每到一处当地人都对他们表示热烈欢迎,并鼓励他们继续前行。

然而,处久必生嫌隙,在不停地争论和行程分歧争议中,剩下三人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最终在越南清化,其他两人宣布退出,最初八人的步行团,到如今只剩下 潘德明一人独自担负起步行团环游全球的重任 。

此时,潘德明又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要么自己一个人走下去 ,带着所有人的希望走向亚洲,雪耻东亚病夫的称号,弘扬中华文化; 要么就打道回府 ,从此专心做生意。

想到曾经经历的种种艰辛,才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拥有冒险精神的潘德明决定不回去,继续往前走,而且 不仅要走向亚洲,还要走向全球,走向世界!

于是,潘德明迈着坚定的步伐继续往前走。

03 环球之旅困难重重 潘德明获各国名人接见

一个人的旅行总是孤单和艰险的。一路走来,潘德明经历了太多太多惊险和磨难。

他越过高山,淌过溪流,走过低谷,踏过草地,也穿过原始森林。他走过很多冤枉路,曾在路上遭遇过劫匪,也曾在陌生的部落经过,险被长矛刺穿胸膛,再到成为各国名人的座上宾,被当成尊贵的客人招待……

在到达越南西贡时,在海外华侨的资助下, 他买了一辆自行车,边走边骑行 。

为了记录下旅行中的重要事件,他还 自制了一本重达4公斤的《名人留墨集》 ,用来记录沿途中遇到的各国各界名人、团体的题词,作为这次徒步环球之旅的纪念。

而这本 《名人留墨集》 在日后也成为潘德明全球徒步旅行的珍贵记忆。

七年的陌生旅途,其间的艰险可想而知。潘德明在途中遇到的种种险境,令人难以想象。

又或者在印度的小村落,他曾遇到过一群大象,如果被象群践踏,后果不堪设想,还好附近有个山洞,让他有了藏身之地。据说是因为当地村落捕杀了一只小象,象群是来报复的,正好被他赶上了。

在澳大利亚时,潘德明还 被土著人当成俘虏 ,幸好他懂一些毛利语,才化解了这场矛盾,他还被邀请参加部落的宴会,尝到了烤蜥蜴,用蜂蜜酿成的美酒,最后被部落首领安排的战士安全送出了原始森林。

在旅途中,他还 时常会遇到猛虎 ,被当地的老人建议随身携带一面锣, 用锣声吓跑老虎 ……

在重重险境中,潘德明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对他来说,虽然环球之行异常艰险,但获益匪浅。

1931年3月13日,他乘船渡过柔佛海峡,抵达新加坡。在这里,他得到了当地华侨的资助,还被当地媒体称之为 "为国环球旅行的人", 这一殊荣更加坚定了潘德明继续往前走的决心。

在1933年,潘德明来到法国,受到法国总统和皇室的接见。当时 法国总统勒布伦 听闻潘德明的事迹后,十分感叹,在潘德明的本子上写了拿破仑对中国说的一句名言: 中国是一个多病的、沉睡的巨人,但是当他醒来之时,全世界都会震动。

从新加坡离开后,1934年,他来到了印度。在这里,他遇到了 著名诗人泰戈尔 ,听闻潘德明的事迹后泰戈尔与这位年轻人促膝长谈,离别之际,泰戈尔还亲手画了一幅画送给潘德明。

还在《名人留墨录》上为潘德明题写了一句话," 我相信,你们有一个伟大的将来。 "这无疑是对这位勇敢的年轻人的高度赞许。

告别泰戈尔以后,潘德明还得到了 印度“圣英”甘地 的接见。面对这位有着精神追求的青年,甘地非常赏识潘德明的勇气,并鼓励他继续前行,离别之际更是送上自己的签名照和亲手编织的国旗。

百感交集的他,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 国人期望之殷,德明自当勇往直前,力振民族精神,以雪‘病夫’之耻。 ”

此后,潘德明一往无前,非洲大陆,欧洲各国都遍布他的足迹。

在法国,他见到 驻法大使顾维钧 。顾维钧在当时是 民国第一外交官 ,他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的爱国行为,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也成为当时进步青年心中的“偶像”,得到顾维钧的接见,让潘德明惊喜万分。

然而,惊喜还在后面,顾维钧还引荐他面见了当时在法国巴黎旅居的 张学良 ,见到张学良以后,潘德明激动不已,二人畅谈许久,张学良还在《名人留墨集》上写下了 “壮游” 二字,表示对潘德明的肯定和鼓励。

1934年1月4日,潘德明抵达美国华盛顿。当时的 美国总统罗斯福 ,早已听闻潘德明的事迹,于是亲自接见他,听他讲述旅程中的奇闻异事,离别之际,这位美国总统 亲手送了一枚金牌 给潘德明,还提出了想要潘德明留下来的想法。

对此,潘德明婉拒了总统的好意,继续前往芝加哥。

04 世博会大开眼界 潘德明决心 探索 青藏高原

此时,潘德明还不知道,这里正在举办世博会,机缘巧合下,他成为 第一个以个人身份参加世博会的中国人。

在世博会上,潘德明目睹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兴 科技 ,其中还收到了 福特 汽车 厂 赠送的一份珍贵礼物,那是一个装满 汽车 原料的小铁盒,里面包括 铁矿石、石英石 等十二种工业用材料,这些石材都是用来制作 汽车 的原材料。

潘德明大为震撼,这些矿产资源在 中国青藏高原 储备量非常丰富,既然外国人能用这些矿石造 汽车 ,造飞机,中国人也一定造得出来。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下定决心,回国后就 前往青藏高原 探索 ,为祖国发掘矿产资源。

他的这一想法被世界各地的华侨知道后,立马引起轩然大波,要知道当时的青藏高原还属于 “空白地” ,从来没人到这里勘测过。

于是,为了支持潘德明的伟大壮举,大家纷纷开始捐款,据统计,潘德明一共收到 10万元旅费 ,支持他考察青藏高原。

那个年代的10万元,相当于现在的1000万元,这对当时的潘德明来说,简直就是一笔天价巨款。

1937年7月6日,潘德明游历完五大洲,准备返回上海。

那个时候,正值日本侵华,拥有一颗爱国之心的潘德明,专门改变行程,绕开日本返程。

回国后,他就准备着手前往青藏高原进行考察,但此时 卢沟桥战争打响,七七事变突然爆发。

国难当头 ,作为爱国志士的潘德明,经过反复地思考斟酌,最终决定 将华侨友人捐赠的10万元考察金全部捐给国家,用来支持抗战事业 。

原本这笔巨款足以让潘德明和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全部捐出,这种难能可贵的大无私精神,实属难得!

05 潘德明环球旅行事迹一度被尘封

结束了旅程以后, 潘德明 改名为 潘子明 ,结婚生子,重新回到了平常人的普通生活。1941年,他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短暂就职过一段时间,后来失业了。

新中国成立后,潘德明继承了父亲的衣钵,靠帮助他人熨烫制衣维持生计,加上他又有绘画技能,业余时间还会替人画宫灯,补贴家用。

即便日子过得清贫, 潘德明也从未想过借他那些传奇的 旅游 经历博眼球,赚钱 。

1960年代时,曾经有一位泰国华侨寻访潘德明,希望收集一些潘德明游历全球的故事。但此时的潘德明并不想过多地提及当年的那些传奇故事,只是托家人告诉这位寻访人,谎称潘德明已离世。

为此,这位华侨还专门为潘德明举办了隆重的悼念仪式,由此可见,潘德明在这些爱国华侨的心中意义非凡。

1976年10月18日,在上海的 潘德明突发心肌梗塞 ,经抢救无效去世,时年68岁。这位旅行家传奇的一生,就此戛然而止。

大概上天也不想将这位伟大旅行家的传奇经历从此尘封。1979年,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上海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季一德得知了潘德明的事迹。

在多方调查下,终于在 上海永嘉路派出所 的一批即将销毁的废弃资料里面找到了潘德明的个人物品,里面有他的护照、票据、书信,还有那本重达4公斤的《名人留墨集》。

至此,被时代封存的潘德明,还有他那值得称颂的英雄事迹,终于得以重见天日,也逐渐被世人所知晓。

世界虽美,但危险也无时不在。 历经7个春夏秋冬,徒步游走40多个国家和地区,行程数万里 ,潘德明基本实现了环球徒步旅行。

在长达7年的全球徒步旅行中,潘德明经历了重重艰难险阻,沿途各国的奇情胜景,不同民族异彩纷呈的 历史 文化,各国人民和海外华侨的礼遇,对他来说都是一生中难得的宝贵财富。

结 语

自古以来,中国人远航的故事从未间断过,古有丝绸之路与郑和下西洋,今有潘德明徒步环游全球,这是 人类 历史 上第一次有人徒步环游地球 ,让中国人在 探索 世界的 历史 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潘德明,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国人,但这个普通的中国人,又显得如此非凡,作为 第一个真正用脚步丈量世界的巨人 ,他用坚定的脚步证明了,中国人从来都不是东亚病夫。

上世纪30年代,潘德明就是中国的名片 , 他不该被 历史 遗忘 !

参考文献:

[1]纪录片:《寻找潘德明》

[2]新浪新闻中心:潘德明与张学良的一段缘(图)

[3]网易:潘德明:史上徒步环球旅行第一人,会见多国元首,名人赠言竟实现

潘德明的传奇一生:徒步40多个国家,获希特勒送画,罗斯福赠言

徙步作为一种新型运动,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因为其不讲究技巧和装备,不必投入大量资金,也不必投入太多精力。但是长期坚持这项运动,还是需要很强的意志力。

90年前,国人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爱国青年均选择以自己的方式救助自己的祖国。其中有位年轻人为扬国威,靠着惊人的毅力 ,用八年的时间,骑自行车环游五大洲40多个国家,会见过20多个国家的元首,成为世界徒步环游世界第一人。

1930年, 中国小伙徒步40多个国家,曾获罗斯福赠言,希特勒送画 。但是他的名字却差点湮灭人间,幸好有人在废纸堆里找到他的出国护照、签证、船票、书信和名人题词等信息,否则今日就没有人能知晓他的英雄事迹了。

上世纪30年代,中国正值列强入侵,人心动荡之际,许多年轻一代迷茫且消沉。上海的7个年轻人共同成立了“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决心徒步走出亚洲,扬中国青年之风貌。在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的潘德明得知这一活动之时,立即决定加入此步行团。

在这之前,21岁的潘德明正在南京经营着一家西餐馆,生意不错。下定决心之后,他马上放弃了餐馆生意,乘车赶往上海。得知步行团已经启程,他又坐车追到杭州,才与团队成功汇合。

步行团从杭州一路南下,行进过程中,由于团员各自的身体原因,到了越南清化之时, 8名团员只剩下了潘德明一人。 即使只剩下自己,他也完全没有退缩,他还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就是走出亚洲,走向世界。

1931年元旦,潘德明在越南境内购买了一辆“兰翎牌”自行车,骑车继续前行。此时, 他自制了一本重4公斤的《名人留墨集》,计划沿途拜访各国名流,并请他们题词,作为他环球旅行的见证。

新加坡华侨,著名商人胡文虎是第一个在留墨集上题的人, “希望全世界的路都印着你脚车的轮迹。”

正如大家所期待的那样,潘德明乘船从新加坡到印度,拜谒了诗人泰戈尔,还受到印度圣雄甘地和尼赫鲁的接见。

为雪“病夫”之耻,潘德明一路前行,跨越山河湖泊,游历欧洲16个国家,约见名人,扬中华儿女傲骨,以一人之力令全世界许多个国家对中国刮目相看。

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以及收获,让潘德明时刻想尽快回到祖国,将自己耳闻目睹的所有讲给祖国人听,他把自己的最后一站定为日本。

眼见马上就可以结束旅行回到祖国,这一切都在日本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变了样。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潘德明直接返回祖国,并将世界各地华侨捐助他的10万美元旅费全部捐献给了抗日事业。

国难当头,民族陷于危难之中,潘德明的事迹国人已经无力关心。在长年战乱之中,潘德明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最后了无音讯。

为了宣扬中国青年之风貌,8个年青人齐聚一起,最后却只剩下潘德明一人,他的斗志却抵得过百人千人。他的事迹真正得到了各国名人、政要的敬佩,并受到了各国人民、特别是海外华侨的热烈欢迎,所到之处颇受重视。

只是,这一切的荣耀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下,都只能暂且放下。只有将侵略者打倒、打跑,才能看到全新的中国。回到上海之后,潘德明曾经在联合国善后救济部署工作过一段时间。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便开始学着父亲,以熨烫衣服为生,后来学绘画,兼画宫灯贴补家用。

侵略者被打跑了,潘德明的最终目的达到了,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 ,其它的都已是过眼云烟。他并没有将自己之前的旅行经历向媒体旧事重提,直到他去世以后的一个偶然事件之后,才有人处处寻找他留下的线索。

英国首相麦克唐纳对潘德明说,“经历是智慧之母”,旅行能增长智慧 。美国总统罗斯福赠送给他一枚金牌,并期望他在今后的旅途中更加勇敢。

希特勒与之畅谈两天,还亲自为他画了一幅画像; 在福特 汽车 公司,讲解员送给他一个装着石英石、铁矿砂等12种 汽车 生产原料的小盒子;他还留下了571枚各地区邮戳,上千个团体或名人所书写的签名和题词, 其中有20多个国家元首的手迹。

另外他还将采集的标本、异国特产、服饰和资料等等,寄存在美国纽约华侨总会和曼谷中华商会的友人处。因为在旅途中他曾遇到过土匪,抢走他所有钱财和衣物,在他的再三央求下才给他留下了《名人留墨集》和罗盘。

一路走来,也经历过许多困境和险境,有食不果腹的日子,也曾大难临头,最终都一一化解了。

胡文虎称赞他是 “为国环球的人”, 受华人华侨多番捐赠,也是他们的爱国之情,促使潘德明一路向前,最终成为“人类 历史 上徒步环游地球第一人”。

1930年,潘德明徒步40多个国家,曾获罗斯福赠言,希特勒送画,这样的英雄壮举在交通发达的现在,也几乎无人敢为。

1979年,潘德明去世3年后, 一位叫季一德的 体育 编辑,在即将销毁的废纸堆里发出了潘德明当年出国用的护照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资料,他的英雄壮举才得以再次进入人们视野。

人类因梦想而勇敢,潘德明以满腔爱国之情,足迹遍布五大洲,40多个国家,如此气概,理当受人敬仰。

自1930年起,徒步40多个国家,获罗斯福赠言,希特勒赠画,各国华侨捐赠,将民族独立和崛起当作自己的责任,才让他从普通人蜕变成名人,也是他以一人之力,为民族增添了光荣。

当时,他的故事传遍全世界,如今,他的惊人壮举被重现,激励我辈行事无所畏惧,当气宇轩昂,一路向前。

关于潘德明和潘德明pdf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