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骅?马骅市属于哪个市?

瑜舟 35 0

马骅的生平简介

马骅(1972年4月11日-2004年6月20日),诗人、支教志愿者。祖籍福建,在天津出生并长大,1989年--1991年就读于天津市南开中学,1991年-1996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1996年毕业。大学期间开始创作诗歌、戏剧和小说,是复旦诗社的中坚力量,组织过多场大型诗歌朗诵会,并担任燕园剧社社长、编剧、导演并主演了多部戏剧。

毕业后先后在上海、厦门、北京等地居留,职业跨度极大。先就职于Eland公司,不久就任总经理助理一职,两年后离开上海,先到青岛旅游,随后喜欢上厦门并在那个城市住了下来,其后来到北京。2000年北大在线成立时为元老之一,任北大在线的频道经理,在北京的三年间,与朋友一起策划、编撰了“藏羚羊”自助旅游书籍。2001年5月曾将周星驰请上北大的讲台。

同时,马骅坚持写作和小剧场戏剧实践,自印诗集《九歌及其他》(1999)和《迈克的真实生活》(2000),有部分翻译,包括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和英国诗人特德·修斯的诗歌,另有一些短篇小说零零碎碎地发表。2002年起一直担任《诗生活月刊》的主编。

2003年2月底,马骅突然摈弃兴趣驳杂、交游甚欢的都市生活,远赴云南省德钦县梅里雪山下的藏区,在明永村做免费乡村教师,教书、写作之余在文化、宗教、环境保护等方面尽其所能,受到藏民爱戴。2004年6月20日,马骅在明永冰川景区公路距澜沧江桥300米处因交通事故坠落江中,至今下落不明。他在梅里雪山写下的诗是当代汉语中最明净澄澈的部分之一。

马骅的履历及成就

马骅(1913.12—1958.12),原名凤祥,字鸣岐,莒县小店镇吕家崮西村人。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马骅出生于一个殷实而忠厚的家庭,自幼养成了有正义感、勤劳朴素、做事认真的性格。“九·一八”事变时,马骅积极参加反日活动,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不抵抗行为非常愤慨,对旧社会制度的黑暗龌龊极为不满。他积极参加了初中地下党支部领导的学潮和读革命书籍等活动,经常阅读一些进步书刊,接近进步同学,吸取教益,向往革命。初中毕业后,考入济南师范,仍然勤奋读书,从事进步活动。1936年秋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临沂县板泉乡农学校分校任教。不久,又调兰陵乡农学校分校任指导员。1937年6月,调峄县城区乡农学校分校任主任。每到一处,他都能克勤克俭,克尽厥职。

“七七”事变后,日军疯狂烧杀抢掠的野蛮暴行,激怒了每个爱国志士。马骅积极投入到汹涌澎湃的抗日救亡洪流中,在家乡和堂兄马善久(后改名马跃仑)发动组织抗日武装,拉起了一支游击队,马跃仑任队长。时值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春,游击队被当时国民政府莒县县长许树声收编为“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第十一中队”。次年春,莒县游击队编为“山东暂编第一师第一旅”,许树声任旅长;第十一中队随之扩编为该旅三团二营,马跃仑任营长,马骅任副营长,徐飞任教导员。因该营连以上干部除教导员和五连长外均为马姓,战斗力强,风纪良好,所以当时不称其番号,而称为“马营”。

1938年5月,马骅到六十九军新六师政治部和许树声在牛家庄联合举办的莒县战地干部训练班学习。7月,由曹明楼(莒县前坡子村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经过学习,马骅对政治工作理论、军事技术、统一战线和群众工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有了基本的了解,奠定了他以后成长的基石。

马骅返营后,斗争方向明确,以合法身份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加强部队的政治工作,秘密培养建党对象,发展党员。

为扩大抗日力量,增强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当时山东纵队第二支队根据上级党的指示,决定争取“马营”起义。1939年1月,山纵二支队首先派马醒悟(马跃仑的叔父),后又派李自新、王汉东、张星五、肖道国、吴英、谭锡三、尹会民、李晋元等人打入“马营”。马醒悟任营供给处主任,李自新任营教导员,张星五任营部宣传队长,其他分别任政工或后勤干部。

“马营”营长马跃仑,对八路军派进去的干部比较信任,能支持他们开展工作。所以,在该部的中共党员帮“马营”扩大队伍,进行抗日宣传,并建立了地下党支部,由马骅任支部书记。

1938年夏天,日军对滨海区展开大“扫荡”,许树声率部北逃至安丘躲避。在“马营”工作的党组织及时揭穿许逃跑避敌的阴谋,鼓励官兵留下抗日,得到全营官兵的拥护,“马营”在纪家坪停止行军。许树声派人劝说,但因无法答复给“马营”每人发1支钢枪、1套新军装的条件,只好让“马营”留下。

此时,许树声已经意识到“马营”问题的严重,便千方百计试图控制和削弱“马营”。在“马营”打了胜仗,获日军洋马2匹、手表19只及枪支弹药等战利品若干,要求补发弹药时,许树声只给了每位官兵7粒子弹和一次空头嘉奖。这更引起全营官兵的不满。

许树声察觉到“马营”有八路军的人在活动,便命营长马跃仑将其赶走。为便于工作,山纵二支队让已暴露身份的营教导员李自新等人撤出,其他人继续留下工作,吸收班以上干部和战士中的骨干入党,扩大党的力量,使“马营”基本在共产党的控制下。

1940年春,许树声突然命“马营”偷袭西楼的八路军,并派嫡系一个连督战。马骅抢先一步通知八路军转移,结果“马营”扑了空。许树声阴谋没有得逞,更断定“马营”内部有共产党,多次试图向“马营”安插亲信,都被顶了回去。许树声又打算到“马营”“点名发饷”,借此进行清洗和改编,都因“马营”战斗力较强,官兵团结一致,一时未能得手。

鉴于以上情况,党组织认为“马营”起义时机已到。1940年4月,马骅、马醒悟从驻地陈家庄到日照粮山口向山纵二支队司令刘涌汇报了情况,共同研究了起义行动方案。返回驻地后,由马骅、马醒悟主持,秘密召开了马鸣久、孟庆友、庄守信、徐少泉等人参加的骨干分子会议,对“马营”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全营5个连1个特务排,其中一、四、五连和特务排基础较好,马鸣久、马玉芬有把握把这部分人全拉出来;二、三连基础差些,连干部庄守信、谭锡三只能拉出一部分人。起义的关键是营长马跃仑,由马骅、马鸣久、徐少泉去做工作。当马骅等人向马跃仑分析了“马营”当前的危险处境,只有起义是唯一出路,并说明了起义的具体计划时,马跃仑听后不置可否。马骅等人立即向二支队政治部主任孙泽民汇报,为怕情况有变,决定4月5日立即起义。当晚一、四、五连及特务排拉出村去,然后副营长马骅、教导员徐少泉两人写信给马跃仑,陈述利害,晓以大义,劝其认清形势,随众起义。马跃仑接信后,立即与警卫员到二支队司令部,表明了起义的决心。至此,“马营”官兵全部起义,被编为八路军山纵二支队驻莒独立团,马跃仑任团长。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骅任过六团一营营长,莒中独立营营长,两任莒县县长,山东军区独立二旅参谋长,中共滨海区党委人民武装部副部长、部长,滨海军分区参谋处长等职。建国后先后任浙江省台州军分区副司令员、浙江省军区武装部长、浙江省金华军分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后勤部长等职。

马骅为革命付出了心血,数次负伤,忠于职守,勤奋努力,尽管积劳成疾,但他仍坚持生命不息、工作不止。在医院治疗期间,仍坚持学习和锻炼身体,还时常询问部队的情况,关心党的工作。后终因病情剧发,抢救无效,于1958年12月11日病逝。

马骅的简介

被分派到莒县游击队十一中队任指导员。不久,莒县游击队编入国民党六十九军混成

旅,他改任三团二营副营长,并在战士、军官中发展了一批党员,成立了中共支部,他兼任书记。

1939年,混成旅旅长许树声追随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猖狂地进行反共活动。5月5日,马骅

根据山东纵队二支队的指示,指挥部队离开驻地陈家庄,进入抗日根据地。他们的部队先后被编为八

路军山纵二支队驻莒独立团、山东纵队二旅六团。马善久任团长,马骅任六团一营营长。1942年3月,

马骅先后调任莒县县大队大队长、莒县独立营营长。11月间,任莒县县长。1944年11月,莒县伪保安

大队莫正民部3500余人起义,编为滨海独立第二旅,马骅调任该旅参谋长,对全旅官兵进行了细致的

思想教育与军队改造工作。1945年9月,马骅调到滨海军区人武部,先后任副部长、部长。1946年8月,

马骅再回莒县任县长。翌年5月,他带领上万名民工参加孟良崮战役,向前方输送粮草、弹药,抢救

伤员。1949年马骅随军南下浙江,被任命为台州军分区副司令员。10个月中,他指挥剿除了这一地区

的数十股土匪和成千上万的零星散匪,使当地的土地改革和政权建设得以顺利开展。新中国建立后,

他先后担任浙江省军区武装部长、浙江省金华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务。50年代在《人民前线》等军事刊

物上发表过很多篇军事方面的著述。在上海养病时,苦学俄语,进益很快,能够直接阅读俄文军事书

籍。

关于马骅和马骅市属于哪个市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