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宪成传?顾宪成简介?

任啸 12 0

顾宪成传 阅读答案

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历四年,举乡试第一。八年成进士,授户部主

事。大学士张居正病,朝士群为之祷,宪成不可。同官代之署名,宪成手削去之。

居正卒,改吏部主事。请告归三年,补验封主事。

十五年,大计京朝官,都御史辛自修掌计事。工部尚书何起鸣在拾遗中,自

修坐是失执政意。给事中陈与郊承风旨并论起鸣、自修,实以攻自修而庇起鸣。

于是二人并罢,并责御史纠起鸣者四人。宪成不平,上疏语侵执政,被旨切责,

谪桂阳州判官。稍迁处州推官。丁母忧,服除,补泉州推官。举公廉第一。擢吏

部考功主事,历员外郎。会有诏三皇子并封王。宪成偕同官上疏曰:

皇上因《祖训》立嫡之条,欲暂令三皇子并封王,以待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臣等伏而思之,“待”之一言,有大不可者。太子,天下本。豫定太子,所以固

本。是故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就见在论是也,待将来则非也。我朝建储家法,

东宫不待嫡,元子不并封。廷臣言甚详,皇上概弗省,岂皇上创见有加列圣之上

乎?有天下者称天子,天子之元子称太子。天子系乎天,君与天一体也;太子系

乎父,父子一体也。主鬯承祧,于是乎在,不可得而爵。今欲并封三王,元子之

封何所系乎?无所系,则难乎其为名;有所系,则难乎其为实。

皇上以为权宜云耳。夫权宜者,不得已而行之也。元子为太子,诸子为藩王,

于理顺,于分称,于情安,有何不得已而然乎?耦尊钧大,逼所由生。皇上以《

祖训》为法,子孙以皇上为法。皇上不难创其所无,后世讵难袭其所有?自是而

往,幸皆有嫡可也,不然,是无东宫也。又幸而如皇上之英明可也,不然,凡皇

子皆东宫也,无乃启万世之大患乎?皇后与皇上共承宗祧,期于宗祧得人而已。

皇上之元子诸子,即皇后之元子诸子。恭妃、皇贵妃不得而私之,统于尊也。岂

必如辅臣王锡爵之请,须拜皇后为母,而后称子哉?

况始者奉旨,少待二三年而已,俄改二十年,又改于二十一年,然犹可以岁

月期也。今曰“待嫡”,是未可以岁月期也。命方布而忽更,意屡迁而愈缓。自

并封命下,叩阍上封事者不可胜数,至里巷小民亦聚族而窃议,是孰使之然哉?

人心之公也。而皇上犹责辅臣以担当。锡爵夙夜趣召,乃排群议而顺上旨,岂所

谓担当?必积诚感悟纳皇上于无过之地,乃真担当耳。不然,皇上且不能如天下

何,而况锡爵哉!

皇上神明天纵,非溺宠狎昵之比。而不谅者,见影而疑形,闻响而疑声,即

臣等亦有不能为皇上解者。皇上盛德大业,比隆三五。而乃来此意外之纷纷,不

亦惜乎!伏乞令皇元子早正储位,皇第三子、皇第五子各就王爵。父父子子,君

君臣臣,兄兄弟弟。宗庙之福,社稷之庆,悉在是矣。

宪成又遗书锡爵,反覆辨论。其后并封议遂寝。

二十一年京察。吏部尚书孙龠、考功郎中赵南星尽黜执政私人,宪成实左右

之。及南星被斥,宪成疏请同罢,不报。寻迁文选郎中。所推举率与执政牴牾。

先是,吏部缺尚书,锡爵欲用罗万化,宪成不可,乃用陈有年。后廷推阁臣,万

化复不与。锡爵等皆恚,万化乃获推,会帝报罢而止。及是,锡爵将谢政,廷推

代者。宪成举故大学士王家屏,忤帝意,削籍归。事具有年传。

宪成既废,名益高,中外推荐无虑百十疏,帝悉不报。至三十六年,始起南

京光禄少卿,力辞不就。四十年,卒于家。天启初,赠太常卿。魏忠贤乱政,其

党石三畏追论之,遂削夺。崇祯初,赠吏部右侍郎,谥端文。

宪成姿性绝人,幼即有志圣学。暨削籍里居,益覃精研究,力辟王守仁“无

善无恶心之体”之说。邑故有东林书院,宋杨时讲道处也,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

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构。落成,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

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辈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

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宪成尝曰:“官辇毂,志不在君父,

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故其讲习之余,

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

者亦多。

既而淮抚李三才被论,宪成贻书叶向高、孙丕扬为延誉。御史吴亮刻之邸抄

中,攻三才者大哗。而其时于玉立、黄正宾辈附丽其间,颇有轻浮好事名。徐兆

魁之徒遂以东林为口实。兆魁腾疏攻宪成,恣意诬诋。谓浒墅有小河,东林专其

税为书院费;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

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百金不办;会时必谈时政,郡邑行事偶相左,必令改

图;及受黄正宾贿。其言绝无左验。光禄丞吴炯上言为一致辨,因言:“宪成贻

书救三才,诚为出位,臣尝咎之,宪成亦自悔。今宪成被诬,天下将以讲学为戒,

绝口不谈孔、孟之道,国家正气从此而损,非细事也。”疏入,不报。嗣后攻击

者不绝,比宪成殁,攻者犹未止。凡救三才者,争辛亥京察者,卫国本者,发韩

敬科场弊者,请行勘熊廷弼者,抗论张差梃击者,最后争移宫、红丸者,忤魏忠

贤者,率指目为东林,抨击无虚日。借魏忠贤毒焰,一网尽去之。杀戮禁锢,善

类为一空。崇祯立,始渐收用。而朋党势已成,小人卒大炽,祸中于国,迄明亡

而后已。赞同1| 评论

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历四年,举乡试第一。……祸中于国,迄明亡而后已。就这个顾宪成传翻译全部

顾宪成, 字叔时, 江苏无锡人。万历四年( 1576 ) 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八年中进士, 授职户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生病了, 朝臣群起为他祈祷, 顾宪成不干。同僚代他签名, 他拿笔去掉。张居正死后, 他改任吏部主事。请假回乡三年, 补为验封主事。

万历十五年( 1587 ) 考核京城朝官, 都御史辛自修掌管考核事宜。工部尚书何起鸣在纠正过失中, 辛自修因不对执政大臣之意获罪。给事中陈与郊秉承旨意弹劾何起鸣、辛自修, 实际上是攻击辛自修而庇护何起鸣。于是二人都被罢官, 并责备了检举何起鸣的四位御史。顾宪成为他们抱不平, 上疏申辩,词语中有触怒当权者的地方, 被圣旨责备, 贬为桂阳州判官。慢慢提为处州推官。母亲死后辞官, 服完丧后, 补为泉州推官。公正、廉洁被推为第一。提升为吏部考功主事, 任员外郎。恰好有诏书将三位皇子一起封为藩王。

顾宪成携同官上疏说:“皇上因为祖训立嫡长子的条例,想暂时令三位皇子一同封为藩王, 以等待有嫡长子就立嫡长子, 没有嫡长子立长子。我等三思, ‘待’ 之一字, 大不可。太子是天下的根本。预定太子是为了巩固根本。所以有嫡长子就应立嫡长子, 没有嫡长子就当立长子, 就现在情况而论, 等到将来就不对了。我朝建立储君的法律, 东宫不一定等待嫡长子,大儿子不一起封王。朝廷大臣已说得很明白了, 皇上一概不管, 难道皇上的创见能加于诸位圣人之上吗? 拥有天下的称天子, 天子的长子称太子, 天子与天相系, 君王与天为一体, 太子与父亲相系, 父子为一体。太子继承皇位, 是天经地义的事, 不能将其封爵。现在想同时分封三王, 长子之封与什么相系? 没有什么相系, 则难在名称上, 有所相系, 则难在其实。

“ 皇上说是权宜之计。权宜之计,是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实行的。长子为太子, 诸子为藩王, 顺理成章, 合情合理, 有什么不得已的呢? 皇上以祖训为法, 子孙以皇上为法。皇上不难创造祖训所没有的, 后世难道对承袭什么有难处吗? 从此以后, 幸好有嫡长子的还可以, 若没有, 就没有东宫了。如果都像皇上这么英明那也是有幸, 若没有, 凡是皇子都是太子。这不等于开启了万世的祸患吗? 皇后与皇上共同继承宗庙,期望宗庙有合适的人。皇上的长子诸子, 就是皇后的长子诸子。恭妃、皇贵妃不得据为私有, 统统受尊重。难道一定要像辅臣王锡爵的请求, 必须拜皇后为母亲, 而后才能称儿子吗?

“况且开始奉圣旨说, 稍待二、三年后而已, 不久改为二十年, 又改在二十一年, 然而还是可以等待的。今天说‘待嫡’, 不知道等到何年何月。刚刚发布命令又忽然改变, 意见屡屡变化而期限更加缓慢。自从一同封王的命令下了之后, 叩问皇上分封一事的不可胜数,以至里巷的小老百姓也聚族偷偷地议论, 是什么造成这样的呢? 人心自有公道, 可皇上还在责备辅臣担当这件事。

王锡爵早晚赶着等待召见, 于是力排众议顺从皇上的旨意, 难道这就是所谓担当, 一定要以诚感悟、接纳皇上到没有过失的地方, 才是真的担当。不这样,皇上都不能把天下怎么样, 更何况王锡爵呢?

“皇上圣明, 不是小人所能比。而不能谅解的, 见到影子就疑心形体, 听到响声就疑心声音, 即使是我们也有不能替皇上明白的。皇上盛德大业, 可与三皇五帝相比。可来这样意外的纷纷议论, 不可惜吗? 恳求皇上命令皇长子早早成为太子, 皇三子、皇五子各就王位。父父子子, 君君臣臣, 兄兄弟弟。宗庙的长久、国家的安宁, 都在这儿。”顾宪成又送书给王锡爵, 反复论辩, 后来一同分封的议论遂停止了。

万历二十一年(1593) , 京官考察。吏部尚书孙钅龙、考功郎中赵南星将与执政有私交的人全部黜出, 实际上是顾宪成左右的。等到赵南星被斥退, 顾宪成上奏请求一同罢官, 没有得到回报。不久升为文选郎中。他推举的人与执政的都有抵触。先前, 吏部缺尚书, 王锡爵想用罗万化, 顾宪成认为不可以, 于是就用了陈有年。后来廷臣推举阁臣, 又没有罗万化。王锡爵等很愤怒, 罗万化获得推举, 正好皇帝同意罢官后才停止。到这时, 王锡爵将辞去政务, 朝廷大臣推举替代他的人。顾宪成推举前大学士王家屏, 违背了皇上的旨意, 被削籍遣送回家。事情在陈有年传中。

顾宪成既然被除名, 名声更加高,朝廷内外推荐他的上疏超过上百份, 皇上都不回答。到万历三十六年( 1608 ) ,才起用为南京光禄少卿, 顾宪成尽力辞谢不就位。万历四十年死于家乡。天启初年, 赠为太常卿。魏忠贤把持朝政,其党人石三畏又弹劾他, 遂被夺去赠号。崇祯初年, 赠吏部右侍郎, 谥号端文。

顾宪成聪明过人, 幼年就有志于圣学。既然被削籍在家, 更加深入研究,力主排斥王守仁“ 无善无恶心之体” 的学说。无锡旧有东林学院, 是宋代杨时讲道的地方, 顾宪成与其弟顾允成倡导修复它, 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建。落成后, 顾宪成带领志同道合的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辈在其中讲学, 学者称他为泾阳先生。当时, 士大夫的抱负为世不容, 于是退隐山林, 闻风响应, 以致学舍容纳不下。顾宪成曾经说: “在朝廷做官, 志向并不在皇上, 在边地做官, 志向不在民生, 居于水边林下, 志向不在世道, 君子是不这样做的。” 所以他在讲学之余, 往往议论朝政, 品评人物。朝廷之士仰慕他的风范, 多和他遥相呼应。由此东林名声大噪, 而忌恨的人也多。

等到淮南巡抚李三才被弹劾, 顾宪成送信给叶向高、孙丕扬为他恢复名誉。御史吴亮将它刻在邸抄中, 攻击李三才的人大哗。而那时于玉立、黄正宾等人依附其间, 颇有轻浮好事的名声。徐兆魁之徒于是以此为攻击东林党的口实, 徐兆魁在奏疏上攻击顾宪成, 肆意诋毁。声称浒墅有条小河, 东林党占用其税收作为书院的费用。关使到, 东林就以文书招请, 假使关使没有应邀前往, 也必定给予丰厚的报酬; 讲学所至, 仆人随从如云, 县令令馆舍予以供应, 没有二百金办不到; 聚会时必定谈论时事, 郡邑做事偶然与他们意见不同, 必令郡邑改正; 受了黄正宾贿赂。他的话没有一句得到证实。光禄丞吴炯上奏为顾宪成一一辩白, 因而说: “ 顾宪成送信救李三才, 是有些出格, 我尝责怪他, 顾宪成也后悔。现在顾宪成被诬告, 天下将因此作为讲学的惩戒, 闭口不谈孔、孟之道, 国家正气从此而耗减, 不是小事情啊!” 奏疏上后, 皇上不予回答。嗣后攻击顾宪成的人没有断绝, 等到他死后, 还有人攻击。凡是救李三才的, 争论辛亥京官考察的, 护卫太子的, 揭发韩敬科场舞弊的, 请勘查熊廷弼的, 为张差梃击而抗旨上疏的,最后争论移宫案、红丸案的, 违背魏忠贤的人, 都被指为东林党人, 没有一天不遭到抨击。凭借魏忠贤的邪恶势力,将他们一网打尽。杀的杀, 禁的禁, 贤明之士再也见不到了。崇祯登基后, 渐渐有所任用。但朋党势力已经形成, 无耻小人势力大张, 使国家受害, 明代灭亡后才停止。

明史 顾宪成传 全文翻译

翻译:

顾宪成字叔时,江苏无锡人。万历四年( 1576 ) 在乡试中取得第一。万历八年中进士,授职户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生病了,朝臣群起为他祈祷,顾宪成不干。同僚代他签名,他拿笔去掉。

万历十五年( 1587 ) 考核京城朝官,都御史辛自修掌管考核事宜。工部尚书何起鸣被排在拾遗之列,辛自修因不对执政大臣之意获罪。给事中陈与郊秉承旨意,主张把何起鸣、辛自修一同论罪,实际上是攻击辛自修而庇护何起鸣。

于是二人都被罢官,并责备检举何起鸣的四位御史。顾宪成为他们抱不平,上疏申辩,词语中有触怒当权者的地方,被圣旨责备,贬为桂阳州判官。

万历二十一年(1593) ,进行京官考核。考功郎中赵南星将与执政有私交的人全部罢黜了,这件事实际上是顾宪成主持的。等到赵南星被斥退,顾宪成上奏请求一同罢官,没有得到准许。不久升为文选郎中,他推举的人与执政的都有抵触。

先前,吏部缺尚书,王锡爵想用罗万化,顾宪成认为不可以,于是就用了陈有年。后来廷臣推举阁臣,推荐罗万化没有被同意。王锡爵等很愤怒,罗万化才获得推举,正好皇帝又否决了这件事。到这时,王锡爵将辞去政务,朝廷大臣推举替代他的人。

顾宪成推举前大学士王家屏,违背了皇上的旨意,被削籍遣送回家。顾宪成被除名后,名声更加高,朝廷内外推荐他的上疏有上百份,皇上都不回答。到万历三十六年( 1608 ),才起用为南京光禄少卿,顾宪成尽力辞谢不就位。万历四十年死于家乡。

顾宪成天性不凡,聪明过人,幼年就有志于圣学。被削籍在家后,更加集中精力深入研究,力主驳斥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的学说。无锡旧有东林书院,是宋代杨时讲学论道的地方,顾宪成与其弟顾允成倡导修复它,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建。

落成后,顾宪成带领志同道合的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辈在其中讲学,求学的人称他为泾阳先生。当时,抱有远大志向而又不合时宜、无法施展才华的士大夫,大多退处于山野林下,听到顾宪成办书院的消息后,纷纷响应前来归附,以致学舍容纳不下。

他在讲学之余,常常议论朝政,品评人物。朝中官员仰慕他的风范,多和他遥相呼应。由此东林党人名声大噪,而忌恨他们的人也多。等到淮南巡抚李三才被弹劾,顾宪成写信给叶向高、孙丕扬为他恢复名誉。

御史吴亮将它刻在邸抄中,攻击李三才的人大哗。而那时于玉立、黄正宾等人依附其间,颇有轻浮好事的名声。徐兆魁之徒于是以此为攻击东林党的口实,徐兆魁在奏疏上攻击顾宪成,肆意诋毁。

声称浒墅有条小河,东林党占用其税收作为书院的费用。关使到,东林就以文书招请,假使关使没有应邀前往,也必定给予丰厚的报酬,讲学所至,仆人随从如云,县令用学馆中粮食供应,没有二百金办不到,聚会时必定谈论时事,郡邑做事偶然与他们意见不同,必令郡邑改正;

还有接受黄正宾贿赂,这些话没有丝毫根据。光禄丞吴炯上奏为顾宪成一一辩白,他说:“顾宪成送信救李三才,是有些出格,我曾经责怪他,顾宪成也后悔。

现在顾宪成被诬告,天下将因此作为讲学的惩戒,闭口不谈孔、孟之道,国家正气从此而耗减,不是小事情啊!” 奏疏上后,皇上不予回答。嗣后攻击顾宪成的人没有断绝,等到他死后,还有人攻击。

原文:

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历四年,举乡试第一。八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病,朝士群为之祷,宪成不可。同官代之署名,宪成手削去之。

十五年,大计京朝官,都御史辛自修掌计事。工部尚书何起鸣在拾遗中,自修坐是失执政意。给事中陈与郊承风旨并论起鸣、自修,实以攻自修而庇起鸣。于是二人并罢,并责御史纠起鸣者四人。宪成不平,上疏语侵执政,被旨切责,谪桂阳州判官。

二十一年京察。考功郎中赵南星尽黜执政私人,宪成实左右之。及南星被斥,宪成疏请同罢,不报。寻迁文选郎中,所推举率与执政牴牾。先是,吏部缺尚书,锡爵欲用罗万化,宪成不可,乃用陈有年。

后廷推阁臣,万化复不与。锡爵等皆恚,万化乃获推,会帝报罢而止。及是,锡爵将谢政,廷推代者。宪成举故大学士王家屏,忤帝意,削籍归。宪成既废,名益高,中外推荐百十疏,帝悉不报。至三十六年,始起南京光禄少卿,力辞不就。四十年,卒于家。

宪成姿性绝人,幼即有志圣学。暨削籍里居,益覃精研究,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邑故有东林书院,宋杨时讲道处也,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构。

落成,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辈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

既而淮抚李三才被论,宪成贻书叶向高、孙丕扬为延誉。御史吴亮刻之邸抄中,攻三才者大哗。而其时于玉立、黄正宾辈附丽其间,颇有轻浮好事名。徐兆魁之徒遂以东林为口实。兆魁腾疏攻宪成,恣意诬诋。

谓浒墅有小河,东林专其税为书院费;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百金不办;会时必谈时政,郡邑行事偶相左,必令改图;及受黄正宾贿,其言绝无左验。

光禄丞吴炯上言为一致辨,因言:“宪成贻书救三才,诚为出位,臣尝咎之,宪成亦自悔。今宪成被诬,天下将以讲学为戒,绝口不谈孔、孟之道,国家正气从此而损,非细事也。”疏入,不报。嗣后攻击者不绝,比宪成殁,攻者犹未止。

此文出自清朝·张廷玉《明史·顾宪成传》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清兵入关后,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癸亥(十一日),御史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注: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的记载,见于《清世祖实录》卷15,何冠彪《顺治朝〈明史〉编纂考》一文首揭此事。但清廷何时决议纂修,尚无确切史料证实。

清代官书中亦不见有关纂修《明史》的诏令,《清世祖实录》中仅见几位总裁于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癸未的上奏,其中言,“臣等钦奉圣谕,总裁《明史》”,并提出副总裁及纂修人员名单。

这种“钦奉圣谕”,很可能仅是早朝时的口头指示而已。以往论著称顺治二年五月“诏修《明史》”,表述确实有所不当,准确言之为:顺治二年五月,清廷组成《明史》的纂修人员。)得到了清朝廷的认可。

作者简介:

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

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完善了军机处制度。乾隆帝即位后,君臣渐生嫌疑,晚景凄凉,致仕归家。

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于家中,年八十四,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

顾宪成传阅读答案翻译,顾宪成传阅读答案翻译

顾宪成传 阅读答案翻译

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历四年,举乡试第一。八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病,朝士群为之祷,宪成不可。同官代之署名,宪成手削去之。

宪成举故大学士王家屏,忤帝意,削籍归。宪成既废,名益高,中外推荐无虑百十疏,帝悉不报。至三十六年,始起南京光禄少卿,力辞不就。

宪成姿性绝人,幼即有志圣学。暨削籍里居,益覃精研究,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邑故有东林书院,宋杨时讲道处也,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构。落成,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辈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宪成尝曰:“官辇毂,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故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

既而淮抚李三才被论,宪成贻书叶向高、孙丕扬为延誉。御史吴亮刻之邸抄中,攻三才者大哗。而其时于玉立、黄正宾辈附丽其间,颇有轻浮好事名。徐兆魁之徒遂以东林为口实。兆魁腾疏攻宪成,恣意诬诋。谓浒墅有小河,东林专其税为书院费;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百金不办;会时必谈时政,郡邑行事偶相左,必令改图;及受黄正宾贿。其言绝无左验。光禄丞吴炯上言为一致辨,因言:“宪成贻书救三才,诚为出位,臣尝咎之,宪成亦自悔。今宪成被诬,天下将以讲学为戒,绝口不谈孔、孟之道,国家正气从此而损,非细事也。”疏入,不报。嗣后攻击者不绝,比宪成殁,攻者犹未止。凡救三才者,忤魏忠贤者,率指目为东林,抨击无虚日。借魏忠贤毒焰,一网尽去之。杀戮禁锢,善类为一空。崇祯立,始渐收用。而朋党势已成,小人卒大炽,祸中于国,迄明亡而后已。

(节选自《明史》)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外推荐无虑百十疏 朝廷内外 B.裁量人物 品评

C.宪成姿性绝人 超越 D.比宪成殁 比较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顾宪成“品行端正,敢于忤上”的一组是( )(3分)

①宪成举故大学士王家屏 ②起南京光禄少卿,力辞不就

③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 ④故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

⑤郡邑行事偶相左,必令改图 ⑥借魏忠贤毒焰,一网尽去之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④⑥

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旧五代史·王审知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门山县吏隐堂记(王若虚)阅读答案附翻译 萧颖士风节(容斋随笔)阅读答案附翻译 戴高帽(俞樾)阅读答案附翻译 北齐书·卢文伟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北史·魏收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旧五代史·李愚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九(选节)阅读答案附翻译 归氏二贤传(归有光)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蒲宗盂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魏书·杨大眼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侯蒙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阅读答案附赏析 三国志·朱桓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 李显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南史·顾越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陈书·任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魏知古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对于顾宪成传和顾宪成简介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