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浚?范浚初冬郊行?

谷虎 24 0

张剑:宋范浚《香溪集》版本源流考

宋范浚《香溪集》版本源流考

范浚(1102——1151年),字茂明, 世称香溪先生, 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他是两宋之交一位独特的儒者和文学家 ,《宋元学案》视其学“别为一家”,明代王祎称其文自成一家之言(《王忠文集 》卷五《宋景濂文集序》)。 他为世人留下了二十二卷的《香溪集》, 朱熹取其“ 心箴”入所纂 《孟子集注》,范浚由是知名。《香溪集 》的版本流传本来并不复杂, 但由于序跋多少不一(这种结果有时是由书估拔高版刻年代以渔利而造成的), 反而使简单的问题复杂起来。

一. 几种知名书目对“香溪集”版本的著录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八云:《香溪集 》二十二卷,为其门人高栴所编, 其侄端臣刊之,前有绍兴三十一年陈岩肖序, 后有元吴师道跋, 称朱子取其“心箴”注“孟子”, 而其集金履祥时已不传, 后从应氏得其前七卷,又从其族孙俊家得残本, 佚前五卷, 合之遂为完书。跋又称端臣《蒙斋集》未及刊, 先刊其与浚唱酬诸诗附见焉。此本无端臣诗, 盖又佚矣。

《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云:《香溪集》二十二卷,宋范浚撰, 其门人高栴编,有近时刊本,韩有元刊本。元至顺中裔孙元祷刊本。明兰溪令唐韶重刊本,《续录》:顾鹤逸藏元刊本《香溪先生范贤良文集》,二十二卷, 十二行二十二字,书名占双行, 有绍兴三十一年陈岩肖序,有爱日精庐藏印,傅沅叔藏前集六卷,天一阁书, 行款与元本同, 宋讳阙笔,当是翻宋本。明嘉靖刊本,《金华丛书》本。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云:

《香溪先生范贤良文集》二十二卷, 元刊本。宋范浚撰,门人高栴编,同郡陈岩肖序,从子端臣刻于绍兴三十一年,元至顺壬申吴礼部师道得其本,属范俊刻之。此本吴序已佚,旧为席氏藏书。《范香溪先生文集》二十二卷, 明刊本。此明万历间兰溪令唐尚虞刻本,后附公从子端臣端杲遗文一卷, 有章枫山、胡应麟序。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云:《香溪集》二十二卷,宋范俊撰。范浚,字明, 婺之兰江人。刊本:近时刊本。元刊本, 其族裔孙元祷刊, 吴师道序在至顺辛未, 后为张金吾藏。又有兰溪令唐尚虞己亥刊,有章懋序, 盖至正十九年或永乐七年, 并翻宋本。绍兴三十一年犹子元卿先刊其诗赋论议杂著为二十二卷, 见同郡郑岩肖序, 盖即今本。序又述元卿语,谓叔父平昔为文至多, 欲悉出与世而力有未办, 则此集其要略也。补:清光绪九年胡凤丹辑刻《金华丛书》本。补:《香溪范贤良文集》二十二卷,宋范浚撰,明初黑口本,十二行二十二字, 黑口, 四周单阑。有绍兴三十一年陈岩肖序。本书标题大字,占双行,题门人高栴编。张金吾爱日精庐旧藏,即莫氏著录者,今在顾君麐处,号为元刊本。明刊本, 行款同上, 改为左右双阑, 亦有陈岩肖序,此本亦称元刊, 实天顺、成化间翻本。钤汪启淑藏印。余亦有残帙, 存卷一至六, 天一阁佚出之书。补:《范香溪先生文集》二十二卷, 宋范浚撰;附《范蒙斋先生遗文》一卷,宋范端臣撰;《范杨溪先生遗文》一卷, 宋范端杲撰。清刊本, 十行二十字, 白口, 四周双阑。前陈岩肖、吴师道、章懋、胡应麟序。此本已收入《四部丛刊续编》,误定为明万历刊本。

综上可知: (1)四库馆臣认为有宋本和元本,宋本佚, 《四库全书》本系出元本。(2)邵懿辰认为有元至顺中裔孙元祷刊本( 韩氏藏本 );明兰溪令唐韶重刊本;邵章《续录》认为有顾鹤逸藏元刊本、傅增湘藏天一阁佚出元刊残本、明嘉靖本及清《金华丛书》本。(3)瞿镛认为有范俊刻元刊本;明万历间兰溪令唐尚虞刻本,《四部丛刊续编》收人。(4)莫友芝认为有范元祷刊元刊本(张金吾藏本);兰溪令唐尚虞成化十五年己亥刊本;至正十九年或永乐七年刊本,以上并翻宋本。傅增湘认为有光绪九年胡凤丹辑刻《金华丛书》本;明初本(即莫友芝所云张金吾藏元刊本);明天顺、成化间翻元本(即邵章《续录》所云傅增湘藏元残本); 清刊本(即收人《四部丛刊续编》被误定为明万历刊本者)。

二、《香溪集》实际的版本系统

据笔者大量检阅各种存世的《香溪集》发现其版本系统仅有两种:

一种是宋绍兴本系统,即高栴(zhān)所编,范端臣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所刊本,此本元时已罕见,大约元至顺壬申(132年)范氏后裔元□以两残宋本拼合重刊,由吴师道作序;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兰溪县令唐韶又据元刊翻刻,命章懋序之,上述书目所谓顾鹤逸藏、张金吾藏、傅增湘藏元刊本实皆此本,傅增湘所谓明初本和天顺间翻元本、邵章所谓嘉靖本亦是此本。此本多避宋讳,如“敬”字多缺末笔或作“钦”字,且版式古雅,有的版本抽去章懋序,遂使人误为元翻宋刊本或明初翻元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亦从此本出;胡凤丹光绪元年《金华丛书》本《香溪集》亦据成化本而刻;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又据《金华丛书》本排印而成。

一种是清乾隆本系统。此本系乾隆七年壬戌(1742年)范友松、范文焕率族人捐赀刻成。民国丁丑(1937年)年续修《香溪范氏宗谱》(今藏兰溪县范氏族人处)中载各族人具体捐银数目甚详,卷一《重梓香溪文集碑记》更兼及历代刻《香溪集》之情况:

阅千圣而同揆者,传心之学;历万古面不磨者,阐道之。我祖香溪先生为宋大儒,学承洙泗,道倡东南,立德立官,并垂不朽。遗书二十有二卷,始辑于宋之绍兴辛巳,续刻于元之至(正)[顺]壬申,三易于明之成化己亥,越今五百有馀岁矣,未尝失坠。岂非以圣贤成书,名言精理,所以绍往开来,天地启之,鬼神护之,而子若孙世世守之弗替者哉!今漫漶矣,鲁鱼是惧。裔孙友松、文炭等倡梓损赀,合族欣跃,选梨择锓,鸠工于肆月望,告竣于十一月朔,板成三百三十有七,经费一百六十有零。道学真传,祖宗典物,于是为不朽矣,而一族之众,勉尽仁孝,以为继述之善者,且藉我祖不朽之集而并以不朽也。爰寿其名于石。时乾隆壬戌仲冬日,二十世孙宗灏撰。

此集国家图书馆有藏,有乾隆八年彭启丰序、绍兴三十一年陈岩肖叙、至顺壬申吴师道序、成化十五年章懋序、万历十三年胡应麟序;后附蒙斋、杨溪遗文各一卷。此本编排行款与明成化本有较大不同,成化本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二字,黑口,顺次依宋本原貌,古赋(卷一)、诗(卷二至卷四)、杂著(卷五、卷六,《心箴》在卷五第十一篇)、论(卷七至卷九)、书总论(卷十)、进策(卷十一至十五)、记(卷十六、十七)、书(卷十八、十九)、启(卷二十)、传(卷二十一)、墓志(卷二十二);乾隆七年本半叶十行二十字,白口,卷首有嘉靖帝《颁刻心箴制章》及《御注心箴》,顺次则以《心箴》为卷一开篇,诗赋挪至卷七至卷十,其他篇目位置与成化本也多有不同,此本避讳不很严格,如“玄”末笔缺,“历”写作“暦”,而“烨”字不避,因此当被人抽去乾隆八年彭启丰序后,便被铁琴铜剑楼误做明万历本收藏了。《四部丛刊续编》据此收录,商务印书馆姜殿扬还做了一篇颇为粗疏的跋,尤为误导读者:

浚,《宋史》无传,《兰溪县志·范浚传》载:朱子两造其庐,皆不遇,录书屏《心箴》以去,注入《孟子集传》。明嘉靖初,御注《心箴》与程子四箴注并颁天下学宫,盖一代大也。集为其侄蒙斋所辑,初刻于绍兴辛巳,陈岩肖为之序。再刻于元至顺壬申,吴师道为之序;吴序谓得断简七卷,与其族孙俊家藏残本合,裔孙元□率族人共梓之,皆家刻也。此万历重开弘治兰溪令唐尚虞刻本,有同邑章懋序、童品撰《香溪范先生传》。按《县志·官师表》县令栏,唐韶,弘治十二年任;宦迹门,唐韶字尚虞;乡贤传,章品初从童姓,与章懋齐名,弘治丙戌进士,筮仕后奏复宗姓,此题童品,盖犹未第时所作也。胡应麟序不言刻者为谁,余尝别见乾隆四年印本,板刻若一,已有“裔孙某校梓”名氏一行,此尚无之,疑书亦家刻。其板自明入清,世守未失,此其明时初印也。后附蒙斋、杨溪两遗文,皆先生犹子,为《四库》本所无。《蒙斋遗文》为至顺本增入,见师道序,此多《杨溪遗文》,又明代新附矣。明时自《御注心箴》颁布天下,是集之传寖广,惟所见他元明本板印,无一清朗,书贵家刻,此类是也。卷十五《节费》篇阙文三段,前明传本已然,无从校补矣。吴县姜殿扬。

姜氏之误至少有三:一言此本系“万历重开弘治兰溪令唐尚虞刻本”,实《四部丛刊》本与唐韶(尚虞)刻本(即成化本)行款、顺次不同,非同一版本系统甚明,《四部丛刊》本实系清乾隆七年范氏家刻本;一言唐韶弘治十二年任兰溪令,实唐韶任兰溪令的时间在成化十二年;一言“别见乾隆四年印本,板刻若一,据《光绪乙未香溪范氏宗谱》,并不存在乾隆四年本,姜氏既谓乾隆四年本与《四部丛刊》本“板刻若一”,当亦系乾隆七年本无疑。诸家书目中,惟傅增湘言此是清刊本,惜未能言所依据。此版因系后刻,文字清晰兼又被误做明万历本,因此《全宋诗》、《全宋文》均据此为底本。实此本错谬颇见,不足据也。如成化本《苦寒行》“愿得大裘一万里”,此本误“大”为“火”;成化本《代贺詹中丞启》“一台肃振于纪纲”,此本误“台”为“堂”;成化本《月令论》“大合百县之秩刍”,此本误“秩”为“牧”;成化本《君牙冏命吕刑论》“凡百家传记有异论”,此本误“异”为“议”;成化本《五代论》“彼其洞胸流肠”,此本误“肠”为“觞”;成化本《庙谟上》“昔唐元万顷草檄责高丽”,此本误“顷”为“填”;成化本《封建》“迄唐诸儒,言封建众矣”,此本误“封建”为“建封”;成化本《徐忠壮传》“盖患虏鸱跱寰甸”,此本误“患”为“忠”,不一而足。

以上考证可知,明成化本系翻元本,元本又系拼合宋本而成,因此明成化本应是研究存世《香溪集》的最早版本。

范浚的“晚行”诗

晚行是古代诗人爱写的一个题材,与“晓行”相对。我们来看兰溪籍范浚的“晚行”诗。

幽草转溪路,瘦藤扶我行。

鯈鱼知有乐,鸥鸟共忘情。

嵂崒望中色,  辀何处声。

赏心成朗咏,巢鹤不须惊。

注1:鯈鱼tiáo yú,一种出自于《山海经》的神兽。

注2:嵂崒,lǜ zú,高耸貌。出处唐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高岳前嵂崒,洪河左滢濴。

浮云卷尽绮霞明,藜杖扶行得晚清。

斜日水边鸂鶒影,孤烟林外鹁鸠声。

且从乐处安心地,可向艰时触志兵。

幽意欲言言不得,因君聊复动诗情。

步屐寻春犯雪泥,村南村北鹁鸠啼。

堕梅残白犹明树,着柳暗黄初映堤。

风景快晴云擘絮,江天 未暮 日悬规。

最怜碧涨侵沙尾,更傍横桥一杖藜。

注:鹁鸪,鹁鸪鸟,羽毛黑褐色。俗称“水鸪鸪”;亦称“鹁姑”、“鹁鸠”。

喜霁出招提,爱山登嶪岌。

林端已 残照 ,路草犹半湿。

丹崖断云归,翠窦飞泉入。

长天没鸟影,远水动虹吸。

尘襟得必瞰,爽气横来集。

欲逐野僧还,更看空翠立。

陈水河整理于2019.5.28下午

范浚《偶作》与《心箴》

柳哲

宋代大儒范浚有一首古诗《偶作》,颇得我心。其诗曰:“晏食聊当肉,缓步聊当车。身闲贵莫比,心足富有余。时饮一杯酒,历观千载书。正尔良独难,亦复将何须。”“身闲贵莫比,心足富有余”,堪称名言警句,意味深长!可谓一字值千金,一句胜万言!反复吟哦,回味无穷!超越千年时空,幸遇历史“知音”!

南宋大儒朱熹曾三访范浚而未能如愿,获读范浚《心箴》,不禁大喜过望,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抄录回家,反复体会。《心箴》对朱熹理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后来,朱熹把《心箴》编入他的著作《孟子集注》。朱熹为范浚著《香溪范子小传》,如此写道:“近世言浙学者多尚事功,浚独有志圣贤之心学,无少外慕,屡辞征辟不就。所著文辞,多本诸经而参诸子史,其考《易》《书》《春秋》,皆有传注,以发前儒之所未发。于时家居,授徒至数百人,吾乡亦有从其游者。熹尝屡造其门而不获见。”

《心箴》全文如下: 茫茫堪舆,俯仰无垠。人于其间,眇然有身。是身之微,太仓稊米。 参为三才,曰惟心耳! 往古来今,孰无此心。心为形役,乃禽乃兽。 惟口耳目,手足动静。投闲抵隙,为厥心病。一心之微,众欲攻之。其与存者,呜呼几希。 君子存诚,克念克敬。天君泰然,百体从令。

《心箴》,短短96字,到了明代嘉靖皇帝,可谓成了范浚的千古知音。他拜读《心箴》,获益良多,并亲自注读,大臣传诵,颁布圣旨,要求各地学宫、文庙,树立《心箴》碑,掀起了全国士子学习《心箴》的热潮!嘉靖皇帝亲自为《心箴》进行注解道:“堪舆,是指天地说;无垠,是无有界限。宋儒范氏浚作《心箴》,说道:茫茫然天地,广大无有界限,而人居其中,便似太仓中一粒粟米……”

我是一名北漂游子,孜孜追求于文化事业!数十年如一日,甘于清贫,兢兢业业,在默默地构筑自己的“精神大厦”!有形的房子,固然重要!在人类历史长河里,无形的精神,更能造福人类,流传千古!坐拥书城,粗茶淡饭,饮水著书,利益众生,吾之所志,心之所属!幸福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境界!自给自足,陶然自得,固然幸福!人生在世,别有追求:心怀大爱,造福人类,有如“雷锋”、“白求恩”,有如“春蚕”和“蜡炬”!

如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物欲横流,贪腐成风;铺张浪费,纸醉金迷;世界动荡,贫富不均……林林总总,令人忧心忡忡!贪官们,前赴后继,纷纷落马!如果能早早体味,范诗三昧,淡泊名利,不过分追求骄奢淫逸,就不会身陷囹圄,失去自由,落得如此的悲惨下场!人若无求品自高!处心积虑得来的“荣华富贵”,终究落得一场空!贪官丑闻,层出不穷,令人扼腕叹息、痛心不已!范浚诗文《偶作》与《心箴》,对时下的贪官,不失为一剂清新剂,更是对症的良药!

“身闲贵莫比,心足富有余”,是我毕生的追求!读读范浚诗文,体味先贤至理,构建和谐社会,追求和美人生!但愿人人都与范浚《心箴》所言:“君子存诚,克念克敬。

关于范浚和范浚初冬郊行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